静下心来,面对 21 岁的一切熵增
时间过得很快。去年这会儿,我和 whx 坐在成都人民北路的一家翘脚牛肉馆子里,彼时心里有很多不好的情绪。没有蜡烛,没有生日歌,我们拿了一瓶白酒算是买醉。借着酒劲,那是我第一次在朋友面前哭得失态,泪眼朦胧中回复着零星好友发来的生日祝福。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体赶了一天路回学校,在航班上发了很久的呆,碎片地预测着自己在 20 岁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如今回看,这一切奢侈的得到与失去,仿佛都是
one
小时候,老一辈总叮嘱我不要在过年或生日时掉眼泪——这是「岁首」,应该盼个好彩头。虽然这只是个民俗忌讳,但回到学校之后的半年里,确实发生了太多水逆的事情:作业误交、自行车被偷、遇人不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光没有去做我想做的事情,甚至连我应该去做的事情也没有做好。这是少有的,让我回忆起来完全没有实感的时光。在我认为最好的年华里,时间就这样平白地从我身上流过了。
24 年 12 月 6 号,记得那天躺在床上有些寒颤,我第一次跟爸妈说想家了。没错,当你感到疲惫、无措,或者发现有任何自己处理不了的坏情绪时,可以试着和妈妈平静地聊聊天。
two
25 年初,美赛赶在除夕前三天,没能陪我爸一起去置办年货,把本就稀薄的年味又冲淡了几分。对我而言,除夕夜就是一次寻常的家庭聚餐,只是心中多少有些辞旧迎新的情绪在。第二天醒来,看到了王菲在春晚的演出切片——《世界赠予我的》。歌名很有感染力,在这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甚至给了我些鼓励。当时我就在回忆,过往经历里有多少是世界赠予我的呢?这一奇特的回忆视角,让我能更好地看待发生在我身上那些好的坏的事情,也让我对新的一年里,世界会赠予我什么,有了期待。
回到学校,我有意地去摆脱上学期不好的状态。很多时间里都是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做实验,一个人通勤,一个人吃饭,就连伏案工作的地方也只有我一个人。每天最多的交流,就是和人院指导我的师兄(冶哥)一起交流进展和可能性。开启这样模式的生活,实际上也很有戏剧性。
一天晚上,冶哥跟我提了一嘴调 OpenAI API 的活,调用文档里有些 BUG,让我看看。恰好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调各式各样的 API,自然很快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自此之后,冶哥觉得我代码能力还不错,给我定了一个不低的目标。只是每天的工作内容都和调 API 一样单一枯燥:复现环境、优化参数、验证可能性。就如同《爆裂鼓手》里,光头教练因为 Double Time Swing 认识了 Neyman,此后 Neyman 只需要把 Double Time Swing 打得再快些。
这样的生活几乎贯穿了我整个学期。当时的实验已经做出了不错的效果,不过随着字节开源了自家的模型,研究动机丧失,工作自然也就破产了。我除了得知当天有些失落外,后面倒也没有什么其他情绪。回看这段时光,由于工作内容比较单一,自己也没有什么太大长进,不过磨练了不少性子。曾经我是畏惧一个人做事的,但这段没有教程、徒手拆墙的经历,让我有自信地告诉自己:我会是一个靠谱的 Problem Solver。
在学期结束之际,因为一些原因从三楼搬到了 B124。这里比三楼人更多,认识了很多好朋友,自己每天捣鼓的范畴也回到了开发相关。被 nohup 种草入选了开源之夏,跟着 Spring AI Alibaba 熟悉了 Agent 相关的知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此后也开启了更有意思的校园生活。
three
暑假在青海、济南、成都三个地方度过。
最安逸轻松的氛围,只有回家能体验到。日子一松,时间就容易打了滑,在家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只是在临行前往济南的晚上,和我爸吵了一架。我俩一直不愿意和对方好好沟通,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每次和他沟通都会让他不开心。例如这次,我只是想在临走时提醒他少抽烟、少喝酒,却被他误以为是我对他有不满。这样的误会,让我一直很不是滋味。
在济南记忆犹新的是,当我们爬上泰山山顶,彼时天清气朗,无意间抬头望向夜空,我觉得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真实美丽的星空。想到上一次如此认真地观察夜空,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很多情绪涌上心头,我总结为美好——再次回看生活而带来的美好,让我眼眶里有些泪水打转。
旅行的部分意义在于时空切换,更容易把主体当作客体,审视自己和生活本身
坐在山顶等待日出的时候,身旁来了一个姐姐,跟我们讲她去世界各处看星星、等日出的经历。jcy 带着我找了一晚上的北斗七星。当时我在想,以后我也要不时地仰望星空,也希望大家无论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这份想要抬头仰望星空的生活热情。
离开济南,whx 说自己实习无聊,于是我又跟着他在成都待了些日子。这是一座极度松弛的城市,他又是一个极度松弛的人,生活自然变得松弛了下来——或者说,是无所事事。他后来干脆也不好好去实习了,多数时间我们都在躺着吹空调或者在他学校里打篮球。能称得上是活动的,就是晚上经常会去他学校对面的烧烤店点上些烤串,然后在烧烤店斜对面的罗森买上四瓶「第二瓶一元」的啤酒。四瓶喜力,足以让我俩沉浸在夜色中。
我不常喝酒,但是很喜欢喝些酒后带来的体验,这仿佛是神赐予你的能力,你可以短暂地和现实世界剥离开,只是专注当下。
尤其是在一个淅沥小雨的夜晚,我俩漫步到玉林路的一家小酒馆,他有个爱好是在每个酒馆让他们调一杯那里最烈的酒,类似于纯的龙舌兰、伏特加什么的,我们特意找了个窗边的位置坐着,前两口烈得哽咽在喉,再喝两口能慢慢适应那股难受劲,再喝两口,可以听不见窗外的雨声。
还有一次是在 whx 他家喝酒,叔叔阿姨手艺很好,准备了一桌可口的饭菜。饭桌上我们从过去聊到未来,酒足饭饱时,叔叔有意让 whx 去买点水果,把我留在饭桌上,希望让我劝劝他去读研。whx 大我一届,彼时正是他要做出选择的时候。不过这关于自身发展的选择实在是一个宏大而又复杂的命题,以我的阅历和身份也给不了太多建议,只好尽可能客观地分析了本科就业与继续读研的利弊。之后的日子里,我因此时常和他聊起读研的事,磨磨他的耳朵。
是的,21 岁,仿佛周围的一切都在熵增。有太多信息与抉择需要面对,关于就业与继续读书的岔路口,一直存在且在预期之内,只是那晚的谈话加速了我对这件事的思考。有时我也羡慕 whx,他能做出的决定看似不够负责任、但却可以足够坚定。
在返校前,拉着 jqx 和 whx 来长春和大连转了一圈,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草草安排当日的行程,这样整天吃喝玩乐、聊天南地北的日子和我在学校里的生活有着巨大的落差,谈不上有割裂感,只是现在让我回忆这段时光仍让我感到十分漫长。
Live in my world,RAGE in ours.
for…
回到今天,回顾这一年自己身上切实发生了不少变化,父母不再唠叨我了,胡子越长越快;whx 在夏天跟我说「一个人最大的魅力在于展现自己的性格」,我们当时笑称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漏勺,你只需要在其中筛选出互相欣赏的人,从此之后我开始学着认真地倾听,坦诚地表达,这让我在下半年和很多人的交流中受益匪浅;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变化是我习惯用 I will 代替 I can,这一微妙的心态转变会让人不自觉地将自身设为 baseline,我不用再去在意别人有多优秀,不用再去过分在意一件事的成败,过程中能有所成长就会让我感到知足,I will 会让我只需要和自己比。
还有一个变化是认识了天祎,如果说是有微信就算认识,那我大一就认识她,只是前些日子因为一些工作再次联络了起来,在她考研休息的间隙,我们天马行空地聊着各式各样的事情,听起来像是白日梦,只是我不再认为做「白日梦」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身处一个技能向很强的学科,人们每天都在讨论:怎样写出更快的算法,怎样找到最佳的参数,怎样设计最优的架构,怎样将表达精确得像文档,怎样将文档工整得像代码,似乎一切思考和精力都放在了怎么样更快的解决问题。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考让我曾经一直觉得理工科一定会是世界进步的主旋律,因为世界离不开创造,世界由此而组成;而我今天再看待诸如经济学、社会学、文学这样的人文社科,他们每天讨论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人的权利,这些可能一辈子用不到的知识与思考,却在影响人一生的生活,人由此而完整。
所以当她跟我讲述自己小时候学舞蹈后来练乒乓球再到大学遇见的各样的事情,跟我讲自己过程中放弃了哪些快速上升的机会,跟我讲人应该明确自己的温饱线,过线以后应该将更多思考和精力聚焦成长与生活本身,以及最大化感受幸福的能力。或许从上往下看,这是一个原地打转的过程,但从侧面看实际上是在螺旋上升,这和追求高度和速度的生活信条不同,如果丰富是一个维度,她一直在拓宽这个维度,只不过后者不用看不起前者,而前者也不用艳羡后者。当同她再次将目光放到生活本身,我感受到如同在泰山顶上,仰望星空的美好。
没错,随机梯度下降会让你最简单最快地达到目标,但「兜兜转转」的过程会让你看到更多的风景。
今天我的生活看来依旧平淡。很少去上课,倒不是因为我讨厌那样的环境,或者是认为老师讲的没用,只是适合每个人的方式不同。在大一下,学习面向对象思想的时候,始终是一知半解,即使考试拿了 80 来分,依旧是稀里糊涂,直到后来自己写了两天 Java 才让我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面向对象。所以现在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待在 B124 里学习、聊天、工作、摸鱼…我觉得在这里伏案的时候,时间会变得慢些。
平淡生活中也即将面对严肃的选择,工作还是读研,有非常多的变量来影响这个答案:对自己能力的判断、感兴趣的方向、对技术发展的把握、行业的动向、家人的期望、如今身处的环境… 这是一个正在熵增的行业,天才加算力这一简单的生产结构,正在打破摩尔定律的局限性;这是一个正在熵增的时代,焦虑、泡沫此起彼伏,耐心、机会纵横交织。所以即使我自认为目前已经有了充足的视野,但我深知自己一定做不出绝对正确的决定,因为运气无疑是其中权重最大的变量。很多时候我因为这样的想法感到畏惧与无奈,不过 nohup 在推免来吉大的博客中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多宽慰和鼓励:
如果有一天觉得自己很”失败”,那不会是因为我上什么样的学或者是因为某一件具体的什么事导致的,非要找一个确定的原因应该是一直运气太差又太贪心,改变不了运气就改变价值观。
我无法站在今天看到两年后的自己——是在高楼耸立的写字楼里、前往别的学校读书、继续待在 B124,还是考研落榜、错过秋招独自惆怅,但我可以站在今天回看两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每天着急回寝室和猪哥打 csgo,让当时还是陌生人的鹏哥帮我在健身课上点名,也是在那个时期,我在树洞里结识了还是研 0 的 nohup。如今,我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坐在同一间实验室里,游戏已经很久没打开过了,和鹏哥去锻炼成了必需的日程,而我和 nohup 正尝试做去推翻树洞的事情。每当谈起这些相识的缘分和变化,我们都觉得很奇妙,但一切又似乎有迹可循。
或许今天所有的无奈、迷茫、不安都是随机涨落的一部分,付出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随机过程总会收敛到相对的稳态。如果让我现在许个愿望,我希望自己能够在不确定中坚持敢于失败的勇气,承担风险,接受一切如其所是。我相信这样的勇气与力量,均是来自诸如上述、未完待续的人生最佳体验…
